1.价格战愈演愈烈,长城汽车独辟蹊径,要靠“森林生态”应对?

长城汽车价格战最新消息_长城汽车最新汽车

看来长城是被逼急了,居然在其新能源干货大会上公开抨击网络水军,并悬赏1000万元追踪水军的线索。

对于一个认真搞技术、做产品的车企来说,水军的危害极大,不仅伤害了车企的品牌形象,也非常影响员工的士气。但是,长城目前的窘境——明星车型从不胜枚举到凤毛麟角,销量也大不如前,除了水军这个因素外,还需要从自身寻找更主要的原因。

如果要我总结这个原因,我想可以归结为八个字:摊子太大,明星黯淡。

1,多生的孩子会内斗

长城大概已经忘了其最近十余年的风光其实来自“聚焦”二字。2014年,在别人大张旗鼓同时铺开轿车和SUV两条产品线的时候,长城一刀砍断了轿车业务,在乘用车领域只专注于SUV市场。

这种壮士断腕的勇气,在那个时候甚是罕见。

这一份专注为长城赢得了很是风光的10年:哈弗H6连续9年、累计超过100个月获得自主品牌SUV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巅峰时月销量甚至超过8万辆,当之无愧地成为最受热捧的国民SUV,风头一时无两。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市场的竞争变得越发剧烈,哈弗H6那“中国品牌SUV销冠”的头衔摇摇欲坠,销量同比大幅下滑,营销的话术从“连续夺冠”变成了“累计夺冠”,到现在也已经不怎么提这事了。

面对这种情况,长城并没有给哈弗H6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而是企图用“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方式去争夺紧凑级SUV的市场份额:除了原来就有的M6和F7外,还推出了大狗、赤兔、初恋、酷狗、神兽等等紧凑级SUV,主要卖点细分到智能、动力、经济,甚至是音乐。

遗憾的是,如此多的新车型还是没能帮哈弗打开紧凑级SUV市场的销路,众多车型加起来的销量还不及哈弗H6一款车:2022年,赤兔、大狗、神兽、酷狗、初恋加起来的总销量仅为22.19万辆,比哈弗H6这单一车型少了将近3万台。

除了H9,其他基本都是紧凑级SUV。

这些新车型的背后不仅意味着需要投入数以十亿计的研发费用和营销费用,更为关键的是影响了哈弗H6的更新换代,拖累了H6的明星效应:2022年,哈弗在紧凑级SUV市场的总销量没有太大的变化,但H6在SUV的销量排名落到了第三的位置,同比下滑将近30%。

换句话说,哈弗这些新车型不但没有开拓出新的市场,反而不断蚕食H6的市场份额。

2,明星单飞,留下一地鸡毛

这种故技,长城重施在了魏牌身上。

魏牌对于长城来说,是一次大胆的突破,也同样是一次不可以失败的尝试。可是,其成立后推出的新车型却少有能称之为成功的,不管是VV5、VV6还是VV7都只有短暂的热度。好不容易熬到2020年,魏牌终于有了一款能让市场叫绝的产品——坦克300。

可以说,坦克300就是魏牌树立品牌形象,增强品牌影响力的关键,自然也会被市场寄予厚望。可惜的是,当所有人都期待坦克300把魏牌挽救于水火之中的时候,长城却毅然把它独立出来,成立了一个全新的个性品牌。

显然,长城还是没有意识到明星车型对于一个品牌的重要性。

我相信,坦克300无论挂什么logo都不会影响其热度。毕竟坦克这个没有任何品牌基础的Logo不会引起任何一位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但是魏牌没有了坦克300这台网红车型,则少了许多关注度,直接影响的就是市场的销量。

不出所料,坦克300凭借其出色的产品力一炮而红,不仅终端上要排队等车,甚至还有车贩子加价倒卖坦克300的二手车。可以说,坦克300凭一己之力激活了整个硬派越野SUV的市场,市占率遥遥领先。

与坦克那旭日东珠的“红”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魏牌那日落西山暮的“黄”。

在经历过2018年销13.9万辆的巅峰后,魏牌开始走下坡路:2022年,其全年销量仅为25293辆,同比下跌51.54%,与同期一起出来的,同样定位为自主高端品牌的领克渐行渐远——2022年,领克的销量虽略有下滑,但总量依旧有18.01万。

2022年,在手握只有两款产品的情况下,坦克品牌的累计销量达到12.38万辆。如果坦克并未从魏牌独立出来,那“魏牌”的总销量也能去到14.9万,还是能和领克掰一掰手腕的。甚至,魏牌其他车型的销量还可能因为坦克300的热度而有所回暖,不至于落得如此惨淡。

经过这么一番让人看不懂的营销操作,魏牌这个以长城创始人姓氏命名的品牌从万众瞩目慢慢走向生死边缘,让人不胜唏嘘。

3,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长城

老是在关键时刻下错棋子的长城,是不是就此走向末日呢?我看未必!长城选择在发布了新能源的干货后才来抨击水军必然是有原因:“水军们,看完我的干货之后都该歇歇了!我的技术比高启盛抽死李宏伟的那条冻鱼都还要硬。”

我们可以怀疑长城的营销手段,但不可否认它的技术厚度。前者只是一时的决策问题,后者才是一家车企的根基。

长城在新能源转型方面,尤其在混动路线上,比任何一个品牌都要有决心:长城那用双挡串并联结构的柠檬DHT,早在2020年的12月就已经发布,比比亚迪的超级混动DM-i的发布时间还要早个把月,并且当时就已经搭载在第三代哈弗H6身上供媒体试驾。

搭载柠檬混动DHT的每一款车型我都试驾过,体验是真心不错,尤其是用双挡结构的它,可以做到全速域的动力性最优:在中高速工况想要超车的时候,拥有着单挡DHT很少有的爆发性,动力更加迅猛,有劲。

试驾完第一款搭载柠檬混动DHT的车型之后,我就一个想法:这台车应该没理由卖不好了吧。

或许是因为各种原因吧,长城再一次与命运会错了意。

一来,长城并未首先把柠檬混动DHT搭载在哈弗H6这一王牌车型上,而是搭载在魏牌旗下一款全新的车型上。

好的技术只有在好的产品上才能发光发热,毕竟消费者买的是这款产品的综合实力,而非某一项技术。玛奇朵是不是一款好的产品还得时间去验证,但哈弗H6经过这么些年的摸爬滚打,早就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所以,如果柠檬混动DHT能早点上H6,情况可能会与现在大有不同。

二来,长城并未像比亚迪那样直接推出PHEV,而是先上只能上蓝牌的HEV。其实我们都觉得对于中国大多数家庭来说,HEV比PHEV更加合适。但奈何PHEV有政策上的支持,而且使用场景也更广,自然会更受用户的欢迎。

纵使柠檬混动DHT有一身好本领,纵使哈弗H6 DHT-PHEV紧急救市,定了个能和宋PLUS DM-i掰手腕的价格,但走错这两步的长城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混动市场的表现依旧不温不火。

当然,这并不妨碍柠檬混动DHT是一个好技术,只要能善用,大有天地。

4,这一轮“价格战”,只允许强者加入

为了不埋没柠檬混动DHT,长城狠下心,就像10年前砍掉轿车,聚集SUV一样,在PHEV领域聚焦在电动四驱身上:长城汽车的全系新能源产品也会在2024年全面普及四驱,未来更将全面实现技术开源,开启全民电四驱时代。

毋庸置疑,四驱的性能绝对要比两驱的强,尤其是长城在这次新能源干货大会上发布的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

它有两套动力总成,一套是1.5L自吸发动机+70kW DHT变速箱+150kW后桥电机,另一套是1.5T涡轮增压发动机+80kW DHT变速箱+150kW后桥电机,不管前者还是后者,光是电机的总功率都已经超过200kW,如果叠加上发动机的功率就更是不止。

另外,用3擎四驱的它不仅可以覆盖A级到C级车,而且有多达9种驾驶模式,例如纯电两驱、纯电四驱、并联两驱、并联四驱等等,面对不同的路况可以选择最优的驾驶模式,深度优化其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虽然长城还没公布这套动力最终会先搭载在谁身上,但可以预想得到,这台车的性能绝对很猛,很值得期待。当然,更让我期待的是它的价格。官方的一句话深深地勾起了我对它的无限遐想:“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

一套四驱系统并不便宜,在燃油车领域,就哈弗H6这种段位的四驱也要比两驱贵出一万块钱左右;在电动化时代,因为要照顾到匮电状态下的动力输出,所以电动四驱一般都会配上比较高级的发动机,价格更是要贵出两三万。

所以,如果在同一价位,长城旗下的车型都能用四驱去打竞品的两驱,那结果自然就不必多说了,消费者总是会用脚投票的嘛。

换句话说,长城掀起了新一轮的价格战,但不同的是,这一次是由技术主导的,也注定是属于强者才能加入的战斗。(文|大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DearAut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价格战愈演愈烈,长城汽车独辟蹊径,要靠“森林生态”应对?

2023年3月中国汽车各车型销量已公布。

乘联会公布数据显示,3月所有车型总销量冠军是特斯拉Model Y,而且销量前5名均是新能源车型。

燃油车的销量冠军是朗逸,排名第5。

新能源车越来越强势,还有几个关键的变化,可以看出竞争格局大势已定。

销量前三全是新能源车

从各个细分市场排名来看,就可以感受到新能源车的强势。在轿车销量榜上,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秦PLUS DM-i、海豚、AION S,销量分别为31310辆、27687辆、26392辆,全是新能源车。

而昔日的轿车销量冠军朗逸排名第4,销量为24427辆,仅比五菱宏光MINIEV高出1千多辆。

从销量表现可以看出,轿车领域的燃油车表现尚可、销量破万的都是一些知名度高的经典车型,包括雅阁、速腾、卡罗拉、逸动、宝来、迈腾、凯美瑞、帕萨特、帝豪。

还有豪华车,比如宝马3系、奔驰C级、奔驰E级、奥迪A6L。而过去几年全新推出的一些燃油轿车均销量平平,甚至销声匿迹。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在SUV细分市场。

销量数据显示,SUV领域销量前三名分别是Model Y、元PLUS、宋PLUS DM-i,销量分别为54937辆、27907辆、24038辆。而燃油车的销量冠军为长安CS75 PLUS,销量为16729辆,在SUV细分市场排名第4;过去的老销冠哈弗H6销量为14706辆,排名第5。

有意思的是,过去强势的合资品牌SUV影响力似乎已经日落西山,能够挤进销量榜前10的合资品牌SUV只有两款,分别是RAV4荣放和探岳。途观L也只能排在第20名。

而且,合资品牌推出的新能源车表现相当差。即便是还算强势的日系,无论是广汽丰田的BZ4X、广汽本田的极湃1还是东风日产的艾睿雅,销量都惨不忍睹,月销均不过千。

合资品牌岌岌可危?

新能源车颠覆中国汽车市场旧有格局,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在扩大。与此同时,合资品牌过去牢不可破的地位在动摇,甚至包括去年大部分业绩还欣欣向荣的日系车企。

如果从车型的角度看,新能源车在蚕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合资品牌在电动车的推出速度与竞争力都不及自主品牌,其实这也是一场两者之间关于竞争格局的激烈竞争。

毫无问题,合资品牌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高高在上了。

从销量表现就可以看出一二。根据乘联会公布的1-3月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车企销量冠军是比亚迪,总销量为50876辆,比排在第2名的一汽-大众足足高出近14万辆。此外,第3、4名也是自主品牌,分别是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

如果从销量同比来看,尽管2023年已经不再受到疫情影响,但销量表现向好的车企却并不多,反而出现了明显的“定律”。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1-3月份,销量前15名的车企当中,只有比亚迪与特斯拉是同比正增长的,分别为77%和26.9%,而这两家车企都是新能源车企。

合资品牌的销量下跌现象很严重,大部分出现双位数的同比下降,如东风日产-37.4%、上汽通用-34.2%、上汽大众-19.3%、广汽丰田-17.5%。要知道,同比的去年1季度中国汽车市场还深受疫情影响,所以说这样的成绩表现相当不如人意。

不过总体来说,德系与日系仍然占据市场许多份额,而且也在销量前10的榜单中占据了半数位置。

相反法系、韩系车企过去的影响力早已荡漾无存,就连过去的“千年老三”美系上汽通用多年下跌的趋势也相当明显。

不过表现强势的自主品牌其实也并不多,目前来看也只有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可以成为销量榜前10名的常客。长城汽车和奇瑞汽车在今年1季度表现不佳,其中长城汽车更是同比下跌了41.7%。

此外,各个造车新势力尽管平时在媒体上的声量不少,但销量仍然无法与这些老牌的车企相比。如果他们想进入更高的竞争区间,还是要先把销量提上来才行。

价格战影响两极分化

有意思的是,从年初开始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尽管起到了一定的促销作用,但对于车企来看似乎并非都达到了各自期盼的效果。

23年初价格战的导火索,是由特斯拉价格下调所带动,部分新能源车企陆续跟进。有分析认为,直接原因为22年下半年购置税减半政策透支销量,23年政策退坡后汽车销量大幅下滑;根本原因为电动化带来自主崛起。

而3月份从湖北补贴开始,合资品牌也开始了价格战进行反击,从而带动了燃油车的降价连锁反应,甚至各地补贴跟进,出现政企联动降价的罕见画面。

但结果如何?可以看到,特斯拉的价格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尽管只有两款国产车型,其中一款Model Y就拿到了车型销量冠军,一款车的销量比一家新势力车企的销量还多。更可怕的是,从马斯克的表态来看,特斯拉接下来的技术革新,将还有更大的成本下降空间。

而燃油车的价格战只是减轻了库存压力,却并没有让车企的销量好转。而且不可逆转的是,各种史无前例的降价之后,合资品牌多年经营所累积的品牌溢价能力已经被削弱。

如果在新能源车领域,合资品牌还想像以前那样,依靠品牌力来与自主品牌进行不对等的竞争,已经不太可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观出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一场突如其来的“价格战”不知打乱了多少汽车品牌的阵脚,一句“不降价是死路一条”似乎道尽了汽车行业的焦虑与无奈。毫无疑问,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存在太多不确定性,可能有很多车企都陷入了迷茫。在这种时候车企们不能不出牌,更不能乱出牌,盲目跟风降价或许会更致命。

面对混乱的汽车市场,作为自主品牌第一阵营的长城汽车打出了一张“生态牌”。一场“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长城汽车面对“价格战”的态度,更是窥见了其在未来新能源时代下的发展之路,以及应对快速迭代更新的智能新能源市场的底气。

长期主义,是应对激烈价格战的态度

面对惨烈的“价格战”,长城汽车没有选择盲目跟风。正如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所言:“有的拿着真金白银掀桌子,有的因为经营问题掀桌子,有的为了更好的融资与估值掀桌子,但当库存、估值都恢复正常的时候,这种“掀桌子”的现象将不会长久。”所以把握趋势,比追逐潮流更重要。

未来的汽车市场,逃不开能源变革、科技变革和用户体验变革,长城汽车深谙此道。面对行业变革的风口,车企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优势并持续深耕。

因此在电气化时代,长城汽车明确了自己的竞争方向,将坚持在主品类航道、主价格航道、主级别航道、主风格航道竞争,将以长期主义面对价格战与新能源变革。

这场“干货大会”好似“誓师大会”,长城汽车喊出了自己的宣言“长城智能新能源,更省更远更安全”,这也是长城汽车在新时代下的新目标。那么看似在新能源领域后人一步的长城汽车,如何在变革之中实现目标?它亮出了“王牌”——森林生态。

森林生态,是面对新时代更迭的答案

为什么说“森林生态”是长城汽车面对时代变革的一张“王牌”?我们先来看看“森林生态”是什么。在不断变革的新能源时代,尤其是作为头部车企,要想走在行业前沿,不可能单单靠一项技术或者一项产品。长城森林生态就是以整车为核心,全面布局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宛如“森林”一般,多物种之间相互作用、持续进化的生态系统。

具体来看,在新能源方面,长城汽车没有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是同时深入布局了混动、纯电、氢能,三轨并行,为未来的新能源化发展铺设了多条道路。森林生态中拥有蜂巢能源的电池技术、蜂巢易创的电驱动技术、未势能源的氢能产业链等,长城汽车从车用动力领域,到光伏领域,再到氢能领域都拥有技术话语权,全价值链布局让其在新能源转型的各个方面都不受制于人,也更加能够大展拳脚。

不只是新能源化,智能化同样是未来的一展趋势。那么要想在智能化领域突出重围,必须要硬件、软件两手抓,在森林生态中我们也找到了长城的答案。

在硬件方面,森林生态中的睿博感知和诺博科技,拥有自研的1700万像素感光芯片的车载摄像头、高分辨率成像4D毫米波雷达以及高算力平台等,共同搭建起了智能驾驶硬件架构。

在软件方面,森林生态中形成了超强的数据智能体系,包含咖啡智能城市NOH、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MANA雪湖、自动驾驶计算平台雪湖·绿洲等等,基于这些数据体系的综合分析和计算,长城汽车便完全有能力提供更高阶智能驾驶。

除此之外,长城汽车还掌握了智慧线控底盘、智能座舱等多领域的核心技术,真正做到了不让技术卡脖子,我们也期待这些更高阶的智能化功能,能够更快在长城新产品得到应用。

至此我们不禁感叹长城汽车的前瞻性与全局观。对于品牌而言,森林生态抢占了新能源技术制高点,势必将加速长城汽车的电动化转型,全产业链布局,也能够帮助车企实现更低成本的制造,更加自如地应对环境的竞争;对于行业而言,森林生态将助推行业能源的变革,用核心技术为创新支撑,推动中国汽车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对于消费者而言,则能够用更低的价格体验搭载前沿科技的优质产品,享受更美好的用车生活。

在时代变革的关键时期,具有前瞻性和全局观的“森林生态”,终于到了“收获果实”的时候。在新能源、智能化全方位布局的“森林生态”将是长城汽车应对时代变革的一张“王牌”。

全民四驱,是落到实处的产品革新

当然,长城的森林生态不仅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也是能落到实处的产品革新。长城汽车重磅推出的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就是基于森林生态推出的全球首创智能四驱电混技术。

众所周知,国内混动技术层出不穷、越来越“卷”,新时代下用户对于混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强动力也要更省油,要也要安全。那么长城的全新Hi4相较其它混动技术有什么优势呢?

事实上,其最核心的亮点是用了前后轴双电机串并联电四驱创新构型,能够进行3擎9模智能动态切换,从而实现“全工况效率最优,全场景驾驶无忧”。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项技术最直接的意义就是让大家能够用两驱的价格买到四驱的体验,享受四驱的性能却只有两驱的油耗,真正拥有“鱼与熊掌兼得”的无忧混动四驱体验。

并且,这项技术并不遥不可及,在近期哈弗推出的新品中就能和大家见面,价格战当前,这或许会成为长城“间接出招”的方式。未来,长城汽车全系新能源产品都将用Hi4,预计将在2024年全面普及四驱,值得期待。

继比亚迪的“油电同价”后,长城汽车的“两驱价格买四驱”,或将成为市场的另一颗深水,重塑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格局。不仅如此,全新Hi4技术未来还将向行业开源,助推整个行业开启全民四驱时代。

对于这件事消费者是喜闻乐道的,把“四驱”的价格打下来,自然意味着更多的百姓能花更少的价格享受优质的新能源用车生活。

在别人降价、降品质的时候,长城汽车推出平民也能享受的“四驱”,用核心技术引领造车回归本质,实现科技平权,真正让“长城智能新能源,更省更远更安全”不只是一句宣言。而这也是长城汽车回归造车初心的具体体现。

贵言堂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要想在新时代下立足,绝不是单单靠一款车型能实现的,未来新能源的竞争必将是整个品牌体系力与技术力全维赛道上的博弈。长城汽车也早已深谙此道,于是向我们展示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汇聚了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的全产业链的“大树”,全方位的森林生态势必将成为长城汽车在电气化时代立足的核心竞争力。

颇具前瞻性的生态布局,将让长城汽车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更有底气。多年的技术沉淀和森林生态强势赋能,我们期待着看到一个愿意回归造车初心的品牌,能够在新时代筑起新能源、智能化的“长城”,同时推动着中国汽车走得更长更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阿贵看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